“头痛”不医头 原来问题在这里——中国镇痛周疼痛医生讲“头痛”
疼痛是每个人最常遇见的问题,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,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,只要疾病治好,疼痛就会消失,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,特别是慢性痛,是影响当今很多人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。
10月18日是第17个世界镇痛日,本周是中国镇痛周,为提升患者对疼痛的认识,指导他们科学就诊,本部疼痛科副主任谢平就颈源性疼痛为广大患者进行科普。
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有过头痛的经历。“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”结果显示,在中国内地18~65岁人群中,单是原发性头痛的发病率就高达23.8%,也就是说近1/4中国人遭受过头痛困扰。
“一说头痛,老百姓都认为肯定是脑袋出了问题,其实有时候罪魁祸首是颈椎。”谢平副主任医师介绍,颈椎造成的头痛叫做“颈源性头痛”,占到严重头痛患者的17.5%,是疼痛科诊疗的常见疾病。
头部的许多神经,尤其是头后侧、颈枕部、耳颞部的神经,本就来源于颈部。从上图C1(颈椎第一脊神经)发出的枕下神经、C2发出的枕大神经、C3发出的枕小神经、耳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后支……这些神经都是从颈椎发出,井然有序、蜿蜒上行、匍匐前进,像大树开枝散叶一样分支分布到后头枕耳颞部,负责着这部分区域的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。
颈椎在长时间的劳累后,会出现关节退行性变、关节囊松弛、肌肉僵硬、肌筋膜粘连,在其中穿行的颈神经受此影响,造成炎症刺激和粘连卡压,进一步造成相应的神经走行区域的疼痛——颈源性头痛就这样产生了。
随着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,人们在享受快捷获取信息的同时,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带来的健康隐患已经悄然发生。许多人的颈椎,在温水煮青蛙的损害侵蚀下,日渐衰弱而不自知。
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年龄多在20~60岁,是一种慢性疼痛,早期间歇性发作,持续数小时或数天,晚期可引起持续性疼痛。
疼痛部位主要位于枕后耳后区域,可扩展至同侧前额、眶部、颞部、顶部和颈部,其中额颞区是最常受累和最痛的区域。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、上肢疼痛。
疼痛性质是闷胀、酸痛、放射痛,通常是一种没有搏动的、深的、钝的、胀大的、紧张的疼痛。有的还伴有恶心、耳鸣、头晕、恐声、畏光、视力模糊或睡眠紊乱等症状。
这类头痛,往往在颈椎可以找到明显压痛点并向头部放射,颈部活动到某一个姿势可以诱发头痛。检查颈椎可以发现一些退变增生的表现。
颈源性头痛在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。病程较长者工作效率下降、注意力和记忆力减低,情绪低落、烦躁、易怒、易疲劳,生活和工作质量明显下降。
诊断如破案,摸清了来龙去脉,就要实施治疗了。
治疗如打靶,要想百步穿杨,看清目标的一双慧眼必不可少。在超声下,可以清晰的辨认颈椎、关节、肌肉、筋膜、神经、血管等等结构。用极细的针,在超声引导下缓缓刺入,在超声这个放大镜下,精准到达每一处“要塞”,然后攻城拔寨,消除关节肌肉的炎症、松解受卡压的神经、分离粘连的肌筋膜。”
据门诊病人的治疗反馈,医生一压颈部头部就有感觉,治疗时,针在颈部动,针感却直达头部,治疗颈部后,头痛随之消失!这让门诊病人大呼“神奇”,重新体会到柔软的肌肉、灵活的关节、舒展的姿态、清爽的感受,无痛的生活是多么美好……
文图/本部疼痛科 谢平
采编/文化宣传部 刘芳
校对排版/文化宣传部 叶梓 姬伟
往期精选
◆ 乳房长出“毒菜花” 手术团队联手“剜除” 后背“贴”前胸 为残缺乳腺撑起“一片天”◆ 女子全身80%遭大面积烧伤 市立专家力挽狂澜为病人抢回一命◆ 国内首例!经导管消融治疗术后复发库欣综合征,又双叒叕破难治性高血压难题!◆ “钥匙孔”微创手术 让患者挺直腰杆——后路脊柱内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游离◆ 藏青“健康天路” 圆了他们的“行走梦”——4位藏胞在我院手术康复顺利,返程回家
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~~~